您现在的位置是: 堆糖网 > 职场 >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0-03-14 23:09作者:堆糖网 296人阅读

简介一、高中政治 必修二《政治生活》 一、我国国体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专政的的最

一、高中政治

必修二《政治生活》

一、我国国体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专政的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特点: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表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哪些?(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二、公民: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有哪些?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同样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力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力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其中直接选举:县乡人大、村委会、居委会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有哪些?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6、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1)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

(2)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信心能力和政治责任感。

(3)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8、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哪些?

⑴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⑵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⑶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⑷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9、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哪些?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三、政府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各种污染等。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3、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①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利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4、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①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治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腐败行为,保正清正廉洁;③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什么?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义务:(1)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3)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权利:审议各项议案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表现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

⑴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⑵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有人民代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⑶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五、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地位是什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⑴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⑵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⑶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⑴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⑵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⑶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三个代表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核心、本质?

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的重要活动机构:政协(爱国统一战线,不是国家机关)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六、民族、宗教问题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

2.处理民族关系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⑴民族平等是实践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⑵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民区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4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把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七、国际关系

1.主权作为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有管辖的权利。)

3.主权国家的义务?

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4.国际组织的作用:(1)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2)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3)调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5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和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他国内政。

6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

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得因素

(2)国家仅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能使国家仅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7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8我国应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1)中国坚定的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2)我国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9、什么是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10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世界和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条件

11国际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12什么是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贫富悬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

13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必须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14、为什么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部受干涉的权力(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力

(3)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中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力

15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6、怎样增强综合国力?

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7、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⑴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⑵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一高中政治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高中政治搜狗高中政治360高中政治

二、高中政治总结框架图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P31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31

4、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1)贸易活动(2)人口迁移(3)教育

(4)其他方式

2、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化、印刷、电子和网络等。P36

3、大众传媒

(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作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37

4、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文明使者。P37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P39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

(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

3、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2)鲜明的民族性P42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43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P43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44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P46

第五课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P48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1)源泉(2)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P52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基本途径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基本途径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3、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54

4、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P55(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二高中政治总结框架图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高中政治总结框架图搜狗高中政治总结框架图360高中政治总结框架图

三、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的经济学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少,你只需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常识,比如:价值规律,通货膨胀等另外了解一些经济名词,基本上就就可以啦。

学习政治不能死记硬背高中政治的学习说白了就是为了高考那就可以从题型入手选择题最要用排除法先读题将题干关键字找出再从选项中排除与题干不相关的首先要排除这样的思想认为政治是副课平时不怎么认真学到考试的时候突击背诵就可以的思想高中的政治到了大学不管你是理科学生和是文科学生作为基础科目仍然要学习所以要认真对待。

其次政治的学习重在理解也就是说把基本原理、理论要理解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说对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多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哪怕只有那么一点都行这样的集累与坚持你的政治一定会提高。把握三句话以本为本重视基础训练能力。以本为本就是要处理好教材与参考资料的关系必须以教科书为学习的根本尽可能地掌握教材决不能离开教材看资料。

重视基础就是要特别注意学习好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根据考试大纲的考查内容每一个知识点过关老老实实在打好基础训练能力就要要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次测试在周测、月考、模拟考试中检查知识不足提高应试能力。

三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搜狗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360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
更多关于高中政治
更多相关:百度高中政治搜狗高中政治360高中政治

Tags:服务行业有哪些

堆糖随机推荐

堆糖探索

网名:堆糖

职业:部落开发工程师

现居:互联网堆糖部落

站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