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堆糖网 > 世界 > 延安简介-延安红色历史简介

延安简介-延安红色历史简介

2020-04-26 16:24作者:堆糖网 826人阅读

简介一、延安简介 延安大桥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延河大桥、宝塔桥和王家坪大桥。 一、延河大桥 延河大桥可谓是仅次于宝塔山的延安第二个城市标志,它似乎与宝塔山已经合为了一体,

一、延安简介

延安大桥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延河大桥、宝塔桥和王家坪大桥。

一、延河大桥

延河大桥可谓是仅次于宝塔山的延安第二个城市标志,它似乎与宝塔山已经合为了一体,成为了一个整体景观,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还有厚重的历史感。是延河上的第一座桥,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个“古董”。

延河大桥虽然看见造型复杂,但与中国传统桥梁工艺相结合,用自然青灰的石头垒砌,却透露着一种朴素的自然美,那种朴素是与延安人自有的那种黄土式的朴素相照应的。此桥虽然只有115米长,但在延安人的生活里却一直充当着大桥的角色。

年4月至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袭击了延安城,洪水裹着泥沙向延河下游奔腾而来,城区岸上的大部分的房屋被淹没甚至被推走,但延河大桥却经历住了这次考验,依旧处矗立在河上,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对于那时百废待兴的延安来说延河大桥成了一种精神的支撑。

而如今的延河大桥由于桥面太窄,影响交通,再一次面临的考验。在扩建时人们想了很多种方案,谁都不忍心拆掉老的延河大桥,于是决定再在桥的上游新建一座一模一样的,中间只隔了两米,延河大桥得以延续,那坚韧不拔的形象将永久保存在延河两岸,是延安灵魂所在。

二、宝塔桥

老的宝塔桥和延河大桥构造相似,但后来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双向四车道的普通桥。

宝塔桥是延安人民用双手“抬”出来的,它凝聚着延安人憨厚朴实的一面,也映衬着黄土文化孵化出的一种金子般的延安性格。可怕的是这种性格正在慢慢消失,而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独特的城市性格正在被趋于同化。

三、延安王家坪大桥(彩虹桥)

延安王家坪大桥(彩虹桥)位于延安市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前,是根据延安王家坪革命纪念馆的总体布局和延安城区防洪需要,由省政府决定、省交通厅负责实施的,是在原桥位置上新建的一座特大桥。该项工程于年4月22日开工建设,年9月28日竣工通车,工程总投资万元。

延安王家坪大桥(彩虹桥)全长343.255米,其中桥梁长204.758米,两岸引线不含岔线长138.467米。大桥为净跨190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桥轴线与河流方向斜交为50度,桥面宽25.5米,全桥纵向共设42根吊杆与桥面系联结。下部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

延安王家坪大桥(彩虹桥)属“九五”省内重点工程,该桥的施工难度大,技术先进,材料和工艺新在延安桥梁建设史上都是首次。它的建成对缓解延安市交通紧张状况,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美化城市环境,发展旅游事业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延安简介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延安简介搜狗延安简介360延安简介

二、延安市历史简介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年到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革命历史

1、红军长征到达延安

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7日,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年6月21日迁往保安县城,年1月10日又迁驻延安,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

2、瓦窑堡会议

年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安定县瓦窑堡下河滩田家院召开政治局会议。参加者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等12人。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确定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的方针,主张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决定红军东征山西,以便准备对日直接作战。

3、抗日军政大学成立

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大”)成立于陕北瓦窑堡,不久迁往保安(今志丹县)。年1月20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革命校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临抗大讲课、作报告。年7月10日抗大向敌后挺进,经晋察冀边区到达晋冀豫边区。

年3月初,返回陕北绥德。从年底到年春,抗大先后共办了8期,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0月12日迁往东北,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

4、中共中央洛川会议

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彭德怀、任弼时等23人,会议着重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指出七七卢沟桥抗战,使中国政治形势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

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会议号召全党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为争取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而奋斗。会议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朱德为副主席的新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5、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年9月6日,根据国共协议,中国共产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政府辖陕西、宁夏、甘肃的23个县,首府延安。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张国焘,秦邦宪、董必武等7人为边区政府主席团委员。边区保安司令部归边区政府领导,管理边区地方武装。11月国民政府将陕甘宁政府改称陕甘宁特区政府。12月13日党中央决定由林伯渠(主席)、张国焘(副主席)、习仲勋、徐特立、刘景范、马明方、高岗组成边区政府新的主席团。

6、鲁迅艺术学院成立

年4月10日,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发起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沙可夫兼任院长。年11月28日,吴玉章任院长,周扬任副院长(后任院长)。年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到年11月共毕业学员685名。

7、延安大学成立

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赵毅敏任副校长。延安大学附设中学部,9月正式开学。

8、大生产运动

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遭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

王震率领的359旅在年开进野草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不到3年,便把这里变成了“陕北江南”。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办了许多自给工业;军队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和部分工商业;机关、学校发展了自给经济;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各级党政干部也都积极投入了大生产运动,和群众同甘共苦。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解放区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改善了军民的生活。

9、宜川战役

亦称瓦子街战役。年春,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后,以主力五个纵队转入外线作战。2月24日,以一部兵力包围宜川,主力隐蔽在宜川西南地区,准备围城打援。26日,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急向宜川驰援。28日,当敌进到宜川西南瓦子街时,西北野战军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3月1日,将其全部歼灭,毙敌军长刘戡。3月3日,攻克宜川城,又歼敌一个旅。5日,乘胜南下,至10日,连克石堡、白水、宜君、中部(今黄陵)等城,并包围了洛川,战役至此胜利结束。此役歼敌5个旅共3万人,从而改变了西北战场的敌我形势。

二延安市历史简介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延安市历史简介搜狗延安市历史简介360延安市历史简介

三、延安红色历史简介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年到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三延安红色历史简介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延安红色历史简介搜狗延安红色历史简介360延安红色历史简介
更多关于延安简介
更多相关:百度延安简介搜狗延安简介360延安简介

Tags:费拉拉

堆糖随机推荐

堆糖探索

网名:堆糖

职业:部落开发工程师

现居:互联网堆糖部落

站点探索